
省级动态
吉首大学2016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发表时间:2015-09-29 点击次数:435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备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
学制:三年。在校年限:2-5年。
三、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除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专业外)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等科目);
报考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2)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专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对象为符合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接受已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报考。
3.报考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报名时间
网上报名时间及现场确认时间以教育部规定为准。
五、报名地点
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间内登录网报网站(http://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在现场确认时间内到自己网报时所选定的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该报名点即为考试地点。
六、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与地点:
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具体时间及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3.初试科目:
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西医综合为全国统一考试科目,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行命题。政治理论、外国语分值为100分,数学、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分值为150分,历史学基础、体育学基础综合、体育综合、西医综合分值为300分。
4.初试科目及范围:
凡考试科目中有任选科目的,考生必须写明选定的考试科目名称及编号,否则由我校指定。
5.复试时间、地点、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另行通知。
七、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业务素质、品行以及健康状况择优录取。
八、其他
1.上述说明如与国家2016年招生文件精神不符,以国家招生文件为准。
2.考生报名时必须如实填写报考信息,如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个阶段,一律取消其录取资格。
考生如有事询问,请与我校研究生处联系。
2016年吉首大学学科、专业(方向)分布一览表
学院(所、室) |
一级学科(代码) |
二级学科(方向) |
研究方向 |
共建情况 |
哲学所 |
010100 哲学 |
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
|
0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 |
| |||
03 文化哲学 |
| |||
02伦理学 |
01 伦理学原理 |
| ||
02 应用伦理学 |
| |||
03 民族伦理文化 |
| |||
03宗教学 |
01 宗教学基本理论 |
| ||
02 宗教伦理思想 |
| |||
03 民间宗教与文化 |
| |||
商学院 |
020200应用经济学 |
01国民经济学 |
宏观变量的数量关系、证券市场、社会保障、“三农”问题、就业、国民教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
|
02区域经济学 |
省区交界地域的竞合关系、共生关系、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等 |
| ||
03金融学 |
区域金融发展、金融风险管理、保险行业发展和资本市场运行等 |
| ||
04产业经济学 |
旅游产业、农业产业、贸易产业的发展问题等。 |
| ||
120200工商管理 |
01会计学 |
财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 |
| |
02企业管理(和旅游学院共建) |
中小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品牌管理、企业组织行为与管理等 |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与旅游学院共建 | ||
03旅游管理 |
区域旅游的协同与合作、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理论问题及其实现途径等 |
| ||
04技术经济及管理 |
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理论与方法、经济政策绩效评价、技术创新与管理、创业管理等 |
| ||
030403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产业经济、民族区域经济、企业经济、民族贸易 |
| |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030101 |
法学理论 |
法治理论 |
|
法律文化 |
| |||
民商法学 |
| |||
刑事法学 |
| |||
历史与文化学院 |
030400 民族学 |
01民族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0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3生态民族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4历史民族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6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音舞学院、美术学院共建)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与音舞学院、美术学院共建 | ||
060200中国史 |
01历史文献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2专门史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与文学院共建新闻史方向共建 | ||
03中国近现代史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4中国古代史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4思想政治教育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体育科学学院 |
040300体育学 |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
(1) 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 |
|
(2)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
| |||
(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 |
| |||
(4) 环境与体质健康 |
| |||
02运动人体科学(和医学院共建) |
(1) 运动损伤与康复 |
与医学院共建((1) 运动与健康维护 (2) 体质研究与人体组成评价(3) 民族医药与康复) | ||
(2) 体质与健康促进 | ||||
(3) 运动健身理论与运用 | ||||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1)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
| ||
(2) 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 |
| |||
(3) 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 |
| |||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1) 民族体育文化学 |
| ||
(2) 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方法 |
| |||
(3)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
| |||
(4)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保健 |
| |||
05.军事教育训练学(与湖南省高校军事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共建) |
(1)国防教育与管理方向 (2)学校军事教育与训练方向 (3)人民武装与动员方向 |
与湖南省高校军事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共建 | ||
045200体育硕士 |
体育教学(045201)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竞赛组织(045203)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社会体育指导(045204)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
01文艺学 |
01文艺美学 |
|
02中西文论研究 |
| |||
03民间文艺学 |
| |||
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少数民族语言) |
01社会语言学 |
| ||
02对外汉语教学 |
| |||
03少数民族语言 |
| |||
03汉语言文字学 |
01文字学与训诂学 |
| ||
02汉语史 |
| |||
03方言学 |
| |||
04文字与书法 |
| |||
04中国古代文学(含古典文献学) |
01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
| ||
02中国古典文献学 |
| |||
03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 |
| |||
05中国现当代文学 |
01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
| ||
0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
| |||
03 沈从文研究 |
| |||
04港台文学研究 |
| |||
0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01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
与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共建 | ||
02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研究 | ||||
03西方文艺思潮研究 | ||||
07文艺传播学 |
01影视传播研究 |
| ||
02新媒体艺术研究 |
| |||
03大众文化研究 |
| |||
0501J1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含少数民族文学) |
0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 ||
02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 |
| |||
03民族民间艺术研究 |
| |||
0501J2 文化创意产业 |
01文学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
02文化品牌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
03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
135108艺术设计 |
01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
与美术学院共建 详情请参阅美术学院招生简章 | ||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070200物理学 |
01理论物理 |
凝聚态理论研究 |
|
非线性物理 |
| |||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 |
| |||
02凝聚态物理 |
人工微结构物理 |
| ||
功能材料物理 |
| |||
半导体器件物理 |
| |||
03光学 |
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 |
| ||
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 |||
光学材料与固体发光 |
| |||
04无线电物理 |
量子通信理论与技术 |
| ||
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
| |||
无线通信与网络 |
| |||
化学化工学院 |
|
070302分析化学 |
色谱分离分析 |
|
光谱与微量元素分析 |
| |||
电化学分析 |
| |||
081704应用化学 |
矿产资源加工与应用 |
| ||
功能材料化学 |
| |||
天然产物化学 |
| |||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000生物学 |
01植物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02动物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3微生物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5发育生物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6神经生物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71300生态学 |
01植物生态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2动物生态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3微生物生态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04环境生态学 |
详见学科点简介 |
| ||
林产化工实验室 |
082900林业工程 |
01森林工程 |
林产资源工程 |
|
森林生态工程 |
| |||
02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林产资源化学 |
| ||
森林食品加工与应用 |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070100数学 |
01基础数学 |
01代数学及其应用 02函数论及其应用 |
|
02计算数学 |
01高性能数值方法与图像处理 02矩阵理论与计算 |
| ||
03应用数学 |
01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 02应用密码学与网络安全 03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
| ||
04运筹学与控制论 |
01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02统计优化 |
| ||
071400统计学 |
01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
01 统计推断02 抽样调查理论与技术03 试验设计与计算机实验04 统计优化理论与方法 |
| |
02应用统计 |
01 生物多样性统计理论与方法0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03 环境与体质健康的统计研究 |
| ||
027000经济统计(与商学院共建) |
01数量经济与金融工程02 金融数学与统计精算03 随机控制与数理金融04 经济预测与决策 |
与商学院共建 | ||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
071300生态 学 |
0713Z1 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 |
01 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
|
02 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
| |||
03 3S技术与生态景观设计 |
| |||
135108 |
艺术设计 |
01 园林与景观设计 |
与美术学院共建 详情请参阅美术学院招生简章 | |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120200工商管理 |
120203旅游管理 |
旅游经济、旅游文化、生态旅游 |
|
医学院 |
071000生物学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肿瘤分子生物学、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分子机理的研究、医学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用价值研究 |
|
105100 临床医学 |
105101 内科学 |
01内科学 |
| |
105102 儿科学 |
01儿科学 |
| ||
105109 外科学 |
01外科学 |
| ||
105110 妇产科学 |
01妇产科学 |
| ||
音舞学院 |
135100 艺术硕士 |
135101音乐 |
01声乐演唱 |
|
02器乐演奏 |
| |||
03音乐创作 |
| |||
135106舞蹈 |
01舞蹈编导 |
| ||
02舞蹈表演 |
| |||
美术学院 |
135100 艺术硕士 |
135108艺术设计 |
01 装饰与室内设计 |
|
02 园林与景观设计 |
与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共建 | |||
03 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
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建 |
2016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初试科目
院系所 |
专业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001哲学研究所 |
010100哲学 |
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马哲原理40﹪,中西哲学史常识各30%)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02伦理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马哲原理40﹪,中西哲学史常识各30%)④802伦理学原理 | ||
03宗教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马哲原理40﹪,中西哲学史常识各30%)④803宗教学基础理论 | ||
002商学院 |
020200应用经济学 |
01国民经济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6西方经济学 |
02区域经济学 | |||
03金融学 | |||
04产业经济学 | |||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01产业经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2政治经济学④805区域经济学 | |
02民族区域经济 | |||
03企业经济 | |||
04民族贸易 | |||
120200工商管理 |
01会计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4财务会计 | |
02企业管理(和旅游学院共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7管理学原理 | ||
03旅游管理 | |||
04技术经济及管理 | |||
003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030101法学理论 |
01法治理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法理学④808法学综合(宪法、民法、刑法) |
02法律文化 | |||
03民商法学 | |||
04刑事法学 | |||
004历史与文化学院 |
030400民族学 |
01民族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0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
03生态民族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
04历史民族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
0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
06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音舞学院美术学院共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10艺术概论 | ||
060200中国史 |
01历史文献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5历史学基础④--无 | |
02专门史 | |||
03中国近现代史 | |||
04中国古代史 | |||
005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
04思想政治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
006体育科学学院 |
040300体育学 |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体育学综合(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④--无 |
02运动人体科学(和医学院共建) | |||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
05军事教育训练学 | |||
045201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④--无 | |
045203竞赛组织(专业学位)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007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
01文艺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少数民族语言)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8古代汉语④815现代汉语 | ||
03汉语言文字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8古代汉语④815现代汉语 | ||
04中国古代文学(含古典文献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
05中国现当代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
0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
07文艺传播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
0501J1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
0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
02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 | |||
03民族民间艺术研究 | |||
0501J2文化创意产业 |
01文学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
02文化品牌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03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135108艺术设计 |
01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18设计理论综合 ④832现代传媒艺术设计 | |
008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
070200物理学 |
01理论物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9高等数学④816 普通物理I(力学、光学部分) 826 信号与系统 827 材料科学基础 注:科目④任选一门 |
02凝聚态物理 | |||
03光学 | |||
04无e电物理 | |||
009化学化工学院 |
070302分析化学 |
01色谱分离分析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0分析化学(理)④817无机化学(理) |
02光谱与微量元素分析 | |||
03电化学分析 | |||
081704应用化学 |
01矿产资源加工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无机及分析化学 | |
02天然产物化学 | |||
03功能材料化学 | |||
010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071000生物学 |
01植物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1生物化学④819普通生物学 |
02动物学 | |||
03微生物学 | |||
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5发育生物学 | |||
06神经生物学 | |||
071300生态学 |
01植物生态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2生态学④819普通生物学 | |
02动物生态学 | |||
03微生物生态学 | |||
04环境生态学 | |||
011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082900林业工程 |
01森林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植物学 |
02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0有机化学 | ||
012数学与统计学院 |
027000统计学 |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和商学院共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2统计学 |
070100数学 |
01基础数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数学分析④821高等代数 | |
02计算数学 | |||
03应用数学 | |||
04运筹学与控制论 | |||
071400统计学 |
01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数学分析④821高等代数 | |
02应用统计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4高等数学④822统计学 | ||
013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
0713Z1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 |
01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6城市生态学④823城市规划原理 |
02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 |||
03 3S技术与生态景观设计 | |||
135108艺术设计 |
01园林与景观设计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18 设计理论基础 ④831 园林设计 | |
014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
120203旅游管理 |
01旅游经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7管理学原理 |
02旅游文化 | |||
03生态旅游 | |||
015医学院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1肿瘤分子生物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1生物化学④824生理学 |
02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分子机理的研究 | |||
03医学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用价值 | |||
105101内科学 |
01内科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 | |
105102儿科学 |
01儿科学 | ||
105109外科学 |
01外科学 | ||
105110妇产科学 |
01妇产科学 | ||
016音乐舞蹈学院 |
135101音乐 |
01 声乐演唱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717和声与曲式;810艺术概论 |
02 器乐演奏 | |||
03 音乐创作 | |||
135106 舞蹈 |
01 舞蹈编导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719舞蹈作品鉴赏;810艺术概论 | |
02 舞蹈表演 | |||
017 美术学院 |
135108艺术设计 |
01 装饰与室内设计 02 园林与景观设计 03 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18设计理论综合 ④专业技能 01方向:828室内装饰与空间设计 02方向:829景观空间设计 03方向:830数字图形设计 |
※招生学院(室、所)及学科简介
一、哲学研究所
二、商学院
三、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历史与文化学院
五、马克思主义学院
六、体育科学学院
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九、化学化工学院
十、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十一、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十二、数学与统计学院
十三、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十四、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十五、医学院
十六、音乐舞蹈学院
十七 、美术学院
哲学研究所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10100哲学 |
01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马哲原理40﹪,中西哲学史常识各30%)④8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 ②西方哲学专题 |
02伦理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马哲原理40﹪,中西哲学史常识各30%)④802伦理学原理 |
伦理学基础理论 |
①中国伦理学专题 ②西方伦理学专题 | |
03宗教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1哲学综合(马哲原理40﹪,中西哲学史常识各30%)④803宗教学基础理论 |
宗教学基础 |
①中国哲学专题 ②西方哲学专题 |
学院(所、室)简s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由伦理学研究所发展而来,始建于1995年。2003年获伦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哲学获批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室、伦理学研究室、宗教学研究室。拥有三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差异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心,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基地,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基地。截至2015年6月,该所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84人,其中已取得硕士学位者141人,毕业研究生中有11人考上名牌大学博士研究生,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高校或党政机关工作。
该所拥有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博士13人。学科带头人易小明系湖南省二级教授、留德学者、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省首届青年社会科学家、湖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百位人才”培养对象。
该所集中研究伦理学基础理论、马克思早期哲学、民族民间宗教文化,其中差异研究、正义理论研究、美德伦理研究、人的感性解放研究、土家族苗族宗教研究等在学界有一定影响。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5项,获科研经费400多万元。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其中18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110余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
该所注重对外学术交流,长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有来自上述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70余人次来校讲学。
学科点简介
l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该专业现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文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方向主要集中在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转换研究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现实方向着重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相结合,对诸如社会差异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文化哲学方向着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特有的方法,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从生态、风俗、心理等方面进行多视角研究,探索我国和谐社会的民族化实现形式。
l 伦理学
该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伦理学原理、应用伦理学、民族伦理文化。伦理学原理方向主要从道德哲学的角度对伦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关系、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梳理建构一套既具有理论高度又具有现实适用性的伦理学基本理论体系。应用伦理学方向主要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着重于生态伦理、发展伦理、经济伦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民族伦理文化方向强调从少数民族伦理文化实际出发,着力揭示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生成要素、内在特质、发展规律,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借鉴价值。
l 宗教学
该专业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宗教学基本理论、宗教伦理思想、民间宗教与文化。宗教学基本理论着力于透过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宗教现象,揭示宗教的本质、功能及其在当今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宗教伦理思想研究方向主要着眼于宗教理论与实践中所蕴含的伦理思想研究,关注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内在相关性。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民间宗教,揭示这些民族民间宗教与佛教、道教、儒教间的互动关系。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5376 传 真:0743-8565376
联 系 人:侯有德 15107429480
商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20200应用经济学 |
01国民经济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6西方经济学 |
区域经济学 |
① 政治经济学 ② 市场营销 |
02区域经济学 | ||||
03金融学 | ||||
04产业经济学 | ||||
030403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01产业经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2政治经济学④805区域经济学 |
经济数学 |
① 产业经济学 ② 市场营销 |
02民族区域经济 | ||||
03企业经济 | ||||
04民族贸易 | ||||
120200工商管理 |
01会计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4财务会计 |
战略管理 |
① 政治经济学 ② 市场营销 |
02企业管理(和旅游学院共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7管理学原理 | |||
03旅游管理 | ||||
04技术经济及管理 |
商学院简介
吉首大学商学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即“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共设4个研究方向,包括:“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共设4个研究方向,包括:“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含n保险学)”、“产业经济学”,隶属于“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硕士点也在我院招生。其中“应用经济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是吉首大学的特色学科,也是吉首大学首批6个硕士点之一。
商学院的学科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科研成果丰硕,多项成果被地方政府和企业所采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学院现拥有“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武陵山片区扶贫与发展”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应用经济学”省重点学科、“湖南省西部经济”省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省高校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生态旅游”省重点实验室、“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省首届科技创新团队等学术平台,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8人,博士
学院的科研工作一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紧围绕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近5年来科研成绩较突出。目前承担和完成了6项国家自科基金、30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国家软科学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10余项教育部、省社科和省自科重点和一般科研课题,发表了200余篇SSCI、EI、CSCD、CSSCI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编教材10部,参编教材13部,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
学院拥有1个图书资料室,中文藏书量5万余册,外文藏书量0.2万余册,中文期刊260余种,外文期刊40余种,并配有30台电脑连接校园网供研究生查阅资料之用。学院建设有“风雨湖大讲堂”学术沙龙,每个月定期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学院学术氛围浓厚,并长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有来自上述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70余人次来校讲学。
学科点简介
020200应用经济学
1、国民经济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宏观变量的数量关系、证券市场、社会保障、“三农”问题、就业、国民教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2、区域经济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区域合作、区域生态、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
3、金融学(含:保险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区域金融发展、金融风险管理、保险行业发展和资本市场运行等。
4、产业经济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旅游产业、农业产业、贸易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问题等。
120200工商管理
1、会计学
本方向主要研究财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其中财税管理方面主要研究投融资模式、公共财务与政府会计及环境会计与环境审计等;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主要研究企业审计与内部控制、资本结构、风险控制及财务治理机制等。
2、企业管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品牌管理、企业组织行为与管理等。
3、旅游管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旅游合作博弈、旅游市场开发与管理、旅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文化旅游资源管理、旅游生态环境评价、旅游政策、酒店管理等。
4、技术经济及管理
本方向主要研究区域资源优化配置、评价理论与方法、经济政策绩效评价、技术创新与管理、创业管理等。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1、产业经济
本方向主要研究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农业产业、生态产业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等。
2、民族区域经济
本方向主要研究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制、空间组织优化和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以及路径等。
3、企业经济
本方向主要研究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创新、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特色进行研究。
4、民族贸易
本方向主要研究民族贸易理论、民族特色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理论、民族贸易发展战略、国家民族贸易政策、民族贸易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民族贸易体系和民族地区市场体系建设问题、民族贸易人才培养等。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商学院办公室
邮 编:416000
联 系 人:商学院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30101法学理论 |
01法治理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3法理学④808法学综合(宪法、民法、刑法) |
西方法律思想史 |
①中国法制史 ②刑事诉讼法 |
02法律文化 | ||||
03民商法学 | ||||
04刑事法学 |
学院(所、室)简介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源自吉首大学政治系、政法学院。创建于1982年,曾先后开办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法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2004年7月成立独立的法学院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1年6月,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将法学院与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合并成立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现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理论硕士学位授予点。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类学生1000余人。拥有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学术骨干为主体,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专兼职教师51人,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博士
学院有法学系、公共事业管理系、文化产业管理系三个系。法学系下设法学基础理论、刑事法、民商法、经济法等四个教研室,公共事业管理系下设基础理论、社会管理、公共管理决策技术等三个教研室,文化产业管理系下设基础理论、创意策划、产品设计等三个教研室;两个社会服务机构:湘西州律师教育学院和吉首大学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湘西州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吉首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武陵山法治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由我院担纲主持。实验室建设有法医学和刑侦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文化产业管理综合实验室以及多功能模拟法庭等先进的教研辅助设施。
学科点简介
法学理论是法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它以法的基本概念、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为研究对象,为法学的研究提供认识工具和方法论。吉首大学法学理论硕士点是2005 年新增的研究生教育学科,本学科紧跟时代步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为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备的高级法律人才。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0 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 人,博士及在读博士15人,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 多篇,出版学术专著8 部,获省部级奖6 项,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60 余项。
本学科点目前下设四个研究方向: 1.法治理论。该方向主要研究法治原理、我国法治历史与法治改革,积极关注社会热点法治问题。研究比较法学、立法法学。培养研究生的法律思维与法治理念。
2.法律文化。该研究方向利用自身文化积淀和区位优势,关注中外法律文化发展规律,挖掘法律制度变革的文化根基。在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族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西方法律思想史等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声誉。
3、民商法学。该方向主要研究民商法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物权法、债权法、侵权行为法。结合我国民商事法律实践,对民法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在涉外民商法律制度、经济法和公司法、商法理论与实践有较深入的研究。
4、刑事法学。该方向以研究犯罪现象、犯罪成因、犯罪预防及犯罪类型为主要内容。围绕犯罪控制、人权保障进行研究。探索刑法学理论与实务。关注刑法学基本理论和中外刑事、诉讼制度、刑事司法体制和刑事诉讼程序。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5210(研究生办公室)
历史与文化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
01民族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民族学通论 |
①中国民族概论 ②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
02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民族学通论 |
①中国民族概论 ②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 |
03生态民族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民族学通论 |
①中国民族概论 ②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 |
04历史民族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民族学通论 |
①中国民族概论 ②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 |
05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09民族学调查理论与方法 |
民族学通论 |
①中国民族概论 ②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 |
06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音舞学院美术学院共建) |
①101思想e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4文化人类学理论④810艺术概论 |
民族学通论 |
①中国民族概论 ②文化人类学调查方法 | |
060200中国史 |
01历史文献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5历史学基础④--无 |
中国通史 |
①中国思想史 ②中国文化史 |
02专门史 | ||||
03中国近现代史 | ||||
04中国古代史 |
学院(所、室)简介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由历史学系和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组成,是系所合一的教学科研单位,拥有历史学本科专业(师范)和民族学、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民族学也是我校唯一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专业,2013年开始招收首届“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
学院的民族学学科系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武陵山区民族生态文化研究”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生态民族学”研究基地、武陵山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和“武陵山区生态文化与居民健康促进”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平台。民族学学科作为吉首大学的龙头学科
历史与文化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博士生导师4人。省级学术带头人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5人。另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专家12人。
学院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突显特色,取得了硕的成果丰。2000年以来,学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22项,各类省部级项目40余项,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署科研项目各1项,福特基金1项,研究经费共计约500余万元。先后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世界民族》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生态人类学研究丛书”、“文化与田野丛书”、“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文库”、“百苗图研究丛书”、“历史民族志研究丛书”、“历史人类学文献典籍研究丛书”和“国外人类学民族学经典著作翻译丛书”等学术专著50余部,在全国各地建有17个田野工作基地。
学院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主办或参与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与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海内外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学科点简介
(一)民族学
民族学
本专业设有“西南地区民族研究”和“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两个方向。“西南地区民族研究”方向,主要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整理西南民族地区的相关历史文献,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族际关系、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宗教信仰及其功能、民族文化形态及其保护等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民族社会发展研究”方向,主要运用民族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如民族社会心理、民族宗教事务、民族地区社会风险、民族区域自治以及民族传统组织与法律<化在现代民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为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本专业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两个研究方向。
“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同时对历史上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主义、民族国家建构等问题展开研究,特别关注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揭示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原则和政策。“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研究方向,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展开研究,突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特色,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研究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探索当代中国具体民族问题背景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生态民族学
本专业设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生态民族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水环境民族学、生态安全与生态维护研究、本土生态知识研究。本专业在重点关注民族文化与生态关系、区域生态史、地方性生态知识,区域性生态灾变,区域生态维护与资源利用的同时,突出生态民族学理论的应用研究,致力于探究民族及其文化存在、延续与发展的生态基础,澄清民族文化与所处生态系统之间的互动制衡关系,并力图借助民族文化的运行与创新,适应与重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以维护生态的安全,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民族学
本专业设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民族社会史、民族政治史和民族民间文献。主要研究民族历史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及相互关系,重点是探讨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及其机制,分析民族历史的演进与文化变迁的互动关系,通过阐释民族历史的文化动因和民族文化的历史轨迹,以及它们的区域特征,努力建立“区域史”视野下的民族历史的文化分析模式。主要进行民族区域开发史、民族历史文献、民族政治、宗族与社区组织、民族政治文化史、土司制度、多民族社区变迁等领域的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本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经济民族理论与方法、民族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民族生计方式与产业发展研究、民族文化产业研究。本专业在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了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将民族文化差异理论引入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之中,从文化理论视野下观照不同民族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方式及其差异,探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之经济规律及其发展道路选择的文化合理性,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而导致在产品需求、制度保证、消费心理和财产配置上的失衡,民族文化规约下资源配置与经济行为差异与生产成本差异等问题。为民族社会经济之可<续发展提供理论分析、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共建单位:历史与文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
本专业设有四个研究方向:艺术民族学与艺术遗产研究、民族音乐理论与音乐教育研究、民族舞蹈理论与舞蹈教育研究、民间美术与设计艺术研究。本方向坚持“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研究理念,从具体的“田野”的“底层”来透视民族各类艺术形式下的丰富内涵,考察特定的文化艺术事实,挖掘、整理民族民间的文化艺术资源,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该方向重点关注民族艺术遗产保护、民族艺术史、民族艺术开发与利用、民族音乐舞蹈、民族宗教艺术、民族艺术美学、民族艺术文献、民族艺术传承与变迁、民族装饰艺术、民族民居、民间手工艺制作等领域的研究,突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等)研究服务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目标。
(二)中国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是对中国历史文献的形成与发展、整理与利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它以历史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尤以西南明清民族文献为研究重点,将文献学理论与史学研究以及史学史、史学思想史等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任务是为文化学术研究提供丰富而信实的资料,特别是在搜集、鉴别史料上为之建立坚实可靠的资料基础和良好的历史文献运用条件。
专门史
本专业主要侧重于民族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民族区域社会历史与文化变迁、近代中国政治与社会思想的研究,揭示某个或某些民族文化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特点和规律,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反映区域社会,知识、观念和信仰变化的历程,努力结合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形成学科自身的诠释方法和特色。
中国近现代史
本专业拟在跨学科理论与方法视野下,主要侧重晚清及民国政治、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重要思潮和思想人物、民族国家建构以及近现代民族关系互动等展开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注重社会中层与下层的学术关注,重视田野调查及田野资料的运用,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
中国古代史
本专业立足西南民族社会,面向全国,努力结合本学科的田野调查资料和文本文献资料,主要对中国古代西南地区移民、职官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关系与土司等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中国古代西南民族地区社会变迁、制度结构、文化与信仰等方面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努力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范式。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3903 传 真: 0743-8563903
联系人及电话:吕炎 15907414583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0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
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文献选编 | ||
04思想政治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④81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学院(所、室)简介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本科专业、全校本(专)科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任务的二级教学机构,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学与心理学、张家界校区综合教研室6个教研室,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兼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讲师22人;博士20人,硕士22人;硕士生导师16人。师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科研实力强、教学水平高。导师队伍中,湖南省首届“思想政治工作十佳领导”1人,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1人,湖南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高校教学特别奉献奖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吉首大学教学名师2名,师德标兵2人,教学能手3人.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项,国家发改委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9项,省级项目80多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光明日报》等权威核心期刊100余篇,《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8部;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教育部教学成果奖2个、省教学成果奖3项。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科点简介
学科点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15年招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四个专业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旨在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该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任务是,引导研究生从整体性上认识、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孕育、形成、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近170年以来在世界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程中的继承、坚持、发展、创新,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辩证发展,借鉴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该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是,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平、思想和著作;马克思主义通史;马克思主义国别史和阶段史;马克思主义专题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等,帮助研究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髓,知悉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该二级学科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条件、进程、成果、趋势为研究对象,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与基本规律,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该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任务是,引导研究生从历史与理论相结合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进行学习和研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四)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科学。该学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综合运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规律,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服务。
该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比较研究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着力探索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新理念、新内容、新途径、新载体,促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方向整合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作为其史学方向培养)。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2199795
联系人及电话:李策
体育科学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40300体育学 |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6体育学综合(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④--无 |
1、运动解剖学 2、体育社会学 |
体育心理学 |
02运动人体科学(和医学院共建) | ||||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 ||||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 ||||
05军事教育训练学(该方向共建单位:湖南省高校军事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
1、国防教育学理论 2、大学军事思想与国防精神教育 |
军事高技术与信息化战争 | ||
045201体育教学(专业学位)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46体育综合(包括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④--无 |
1、体育管理学 2、体育社会学 |
体育心理学 |
045203竞赛组织(专业学位)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专业学位)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学院简介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创建于1978年,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武陵山片区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省部共建实验室——民族传统体育优势学科实验室、国家民族体育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湘西跆拳道柔道训练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体育学是湖南省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共有教职工70余人, 其中正教授12人, 副教授29人, 博士10人。学院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国家级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机构;拥有《民族传统体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导师团队中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获得者。导师团队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达24项(重大、重点项目各1项),在国内综合高校体育院系中排在前列。
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成效显著,本学科各类在籍研究生达150余人。先后培养了30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获得省级优秀学位论文2人次,省级以上论文报告会获奖30余人次,省级以上金、银、铜牌30余枚。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60%以上在高校工作。
体育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硕士点简介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最长时间不超过5年。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1、体育人文社会学
(1) 社会体育组织与管理。运用社会学与体育学的原理与方法,探索现代社会中不同群体健身需求的特点、趋势及存在的差异和原因,把握区域大众健身发展基本规律。(2)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主要研究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内容与环境、体育市场调研与营销,体育消费者行为,体育产业经营策略等。(3)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主要是探究人们在体育活动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揭示人的心理活动与体育活动交互作用的原理及其依赖关系。
2、运动人体科学(共建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医学院)
体育学方向:
(1) 运动损伤与康复。主要研究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规律,预防措施;运动损伤康复手段(理疗、按摩、针灸等);民族医药在运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理探讨。(2) 体质与健康促进。主要研究国民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体育锻炼等因素国民体质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各因素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改善国民体质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3) 运动健身理论与运用。主要研究运动时人体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探讨不同人群肥胖发生的机制及运动健身的减肥效果;中医中药在运动健身养生的理论与应用。
医学方向:
(1) 运动与健康维护。主要研究运动相关性疾病的预防机制;健身对临床常见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干预作用;健身与亚健康的关系;运动训练与健身的生物学监控;全民健身的流行病学研究等。(2) 体质研究与人体组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体质、体型、骨质特点、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体育锻炼对人体体格、体型、生理、心理、人体组成成分的影响;基因、种族、环境和人体组成成分的关系;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等。(3) 民族医药与康复。主要研究针灸、推拿与运动康复;民族药物与运动康复。
3、体育教育训练学
(1) 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运用教育学、课程论、运动训练学、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从多角度对运动专项(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教学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2) 专项训练理论与方法。主要采用一般训练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决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全方位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的诊断、评价和调控。(3) 运动竞赛理论与方法。对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过程进行综合性研究,探索体育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管理的科学方法和特殊规律及其与其它学科的相互关系。
4、民族传统体育学
(1) 民族体育文化学。本研究方向着眼于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差异,探讨各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定内在结构、运作方式、社会功能和存在价值。(2) 民族民间体育理论与方法。主要从事民族民间体育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构建和挖掘,培养从事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3) 武术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探索武术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武术教学与训练、武术竞赛组织与裁判、大众武术健身与社会适应价值等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研究。(4) 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与保健。深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对人体生理机能影响;测定和评价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训练效果和指标;研究不同运动项目损伤发生的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5、军事教育训练学(共建单位:湖南省高校军事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
军事教育训练学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本学科设置以下三个方向:(1)国防教育与管理方向。本专业方向研究国防教育机制、规律、内容和方法,侧重于国防教育的管理机制研究,重点探讨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创新模式,推进国防教育的科学发展。(2)学校军事教育与训练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大中专学校军事课教育的目标,探索大中专学校军事教育的基础理论,揭示大中专学校军事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构建大中专学校的军事教育与训练模式。(3)人民武装与动员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新形势下民兵和预备役组织建设的基本规律,兵役工作管理理论和方法创新,民兵和预备役人员训练方法和管理创新,国防动员管理策略和方案。
体育专业硕士点简介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最长年限不超过3年。
1、体育教学
立足于民族地区,以现代教学论和体育教学理论为依据,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注重科学理论向体育教学实践的转化和落实,开放式探讨现代体育教学和民族体育课程资源的融合,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教学实践体系。
2、竞赛组织
运用管理学理论、体育基本理论以及体育赛事管理与运作等专业知识,应用于体育竞赛组织工作实践,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竞赛组织管理与运作的能力,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3、社会体育指导
运用社会学、管理学以及体育学等多个学科综合知识,探索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管理模式、组织形式以及运行机制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创造性地解决大众健身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办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4218 传 真: 0743-8564218
联系人及电话:张小林 0743-8565020 13574348249
军事教育训练学方向 联系方式:曾蓉 杨千里 0743-8564575 13762160868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
01文艺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含少数民族语言)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8古代汉语④815现代汉语 |
语言学概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
03汉语言文字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8古代汉语④815现代汉语 |
语言学概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
04中国古代文学(含古典文献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
05中国现当代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
06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
07文艺传播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
0501J1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
0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02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 | ||||
03民族民间艺术研究 | ||||
0501J2文化创意产业 |
01文学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文学理论④814文学史综合 |
文艺评论 |
①文学基础 ②写作 |
02文化品牌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03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
艺术设计 |
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18设计理论综合 ④832现代传媒艺术设计 |
①命题设计 ②综合面试 |
①现代设计史 ②设计基础 |
注: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历史文化学院共建的新闻史,属于中国史学科下专门史研究方向中的一个三级方向,欢迎同学们报考,详情请参阅历史文化学院招生简章。
学院(所、室)简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组建于2002年,其前身中文系创办于1958年,是吉首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4年获得艺术硕士(艺术设计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院有一支由61人组成的年龄、职称、学位、学缘结构合理的教职工队伍。教职工队伍中,教授20人,副教授25人,博士(含在读)33人,硕士生导师39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9人。
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是湖南省首届重点专业,新闻学是湖南省重点专业、湖南省特色专业,广告学是校级重点专业,2014年招生的网络与新闻媒体为新兴应用型热门专业。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5项,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课题12项,省级社科科研课题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拥有湖南省民族语言研究基地、湖南省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民族文化研究基地、湘学研究院等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沈从文研究、民族语言研究、刘永济研究等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学院积极参与大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城市品牌策划、旅游演艺等服务社会项目,学院教师担纲总策划的大型旅游演艺张家界《魅力湘西》获“国家产业示范基地”,在业界享有盛誉。
拥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文化创意产业、文艺传播学等3个交叉学科硕士点,艺术硕士(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截至2015年6月,学院共招收、培养硕士生278人,其中272人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中有20人考上博士研究生,大部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高校或党政机关工作。硕士点导师主持省级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7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研究生主持各级研究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篇,吉首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9篇。
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有来自上述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80余人次来院讲学。
学科点简介
· 文艺学
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8人,博士7人。该学科是吉首大学重点学科,近年来出版学术著作10部,出版教材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文艺美学:关注三个领域,其一是艺术思维哲学领域,主要研究艺术思维的哲学基础、文化底蕴、基本形态、运作方式,以及艺术思维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和艺术思维与人类精神的关系等问题;其二是禅宗美学领域,本领域将佛学、美学、文学、心理学融通为一体,从审美人格建构的高度,提出了"颠狂"这个富有特色的审美范畴;其三是乡土美学领域,研究现代性语境中乡土美学的发生、乡土美学的基本内涵以及乡土美学的价值诉求与文化功能。
中西文论研究:包括中国文论方向和西方文论方向。中国文论方向强调以扎实的文献学功夫和细致的原典研读为基础,对中国文论的基本命题、主要理论家、重要文论思想进行溯源性考证与现代性阐释,既注重中国文论演进的内在的历史与文化逻辑,也重视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文论的阐发与启示。西方文论方向从专史、专题、专书、专人四个维度来切入西方文论的研究,尤其重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语境中西方文论基本问题的讨论,强调以动态的眼光来关注西方文论的基本问题的生成与发展,注重分析各种文论形态的思想资源与价值诉求,在语言论文论、女性主义文论、文化诗学的研究方面特色鲜明。
民间文艺学: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历史与现状,重在探讨民族民间文艺的创作与传承规律及其生存状态,挖掘湘鄂渝黔边区各民族民间文艺现象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实质,尤其重视地方性的文论思想对建设普适性的文学理论的重要意义。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和省优秀教师3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本教学团队为省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近10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O题10余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社会语言学: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紧密联系社会语用的实际,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背景,总结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如法律、旅游、传播、商贸、公关、教育等)语言应用的特殊规律,对语言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并为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服务。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关心解决我国社会对语言学提出的迫切课题,理论与应用并重,既提出理论创见,又解决现实的应用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研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归纳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内容以及理论基础,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教学师资的业务素质研究,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研究等。
少数民族语言:主要研究汉藏语系少数民族语言和从事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比较研究,注重濒危语言调查、地区语言接触关系调查和双语研究。
· 汉语言文字学
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4人,博士7人;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和省优秀教师4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级精品课程2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本教学团队为省优秀教学团队。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在《中国语文》等CSSCI刊物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10余项省级课题,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4个研究方向。
文字学与训诂学:从传统小学著作的研究入手,对文字的形音义关系、训诂条例及方法进行讨论,重视原典训读,传世文献研究与出土文献研究相结合。
汉语史:研究不同历史时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的原因、规律,为汉语语音史、词汇史、语法史的研究提供基础。
方言学:借助湘西自治州多语言、多方言并存的地域优势,研究分析语言接触现象,探索语言互动的规律,构建其理论,并进行方言分区和归属的理论探讨。
文字与书法:将汉字形体研究与书法艺术结合起来,探讨历代金石、墨迹、刻帖的字体、字形、字势流变、文化意蕴及艺术特色,兼及临摹、辩伪等。
· 中国古代文学
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近年来,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强调以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和细致的原典研读为基础,对中国文论的基本命题、主要理论家、重要文论思想及诗话、词话等进行溯源性考证与现代性阐释,既注重中国文论演进的内在的历史与文化逻辑,也重视其他艺术门类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文论的阐发与启示。
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对中国历史文献、魏晋乐府诗、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和民族地方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主要对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生成相关的社团和流派进行研究。
· 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5人。近年来,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4个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主要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各阶段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社团及其与创作的关系进行研究。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主要研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研究他们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心理、个性气质、文化品格,分析他们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及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表现方式等。
沈从文研究:主要是对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与艺术特色进行研究,进而对其历史地位与意义进行评价。
港台文学研究:主要研究香港和台湾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各个阶段的主要作家和作品,以及香港和台湾文学与中国内地文学的分合关系。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该学科与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共建。
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t5人。近年来,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在掌握比较文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从文本和文学、文化现象入手,比较中英(美)、中法、中德、中俄、中日、中印文学文化的异同,重点分析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与影响,更深入地了解各国文学、文化的个性特点及文学、文化的普遍性规律。突出跨语言、跨文化,平行与交叉研究结合的特点。
外国作家作品研究:侧重研究西方和东方文学中非常突出的、在世界文学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与个性的作家、作品,吸收现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重点解读外国文学、文化的个性特点,并寻找、发现文学表现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性特点与规律,掌握文学研究的思维与方法。
西方文艺思潮研究:研究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以来,西方重要文艺思潮的特点、意义、发展动因,重点研究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产生、精神本质与文化特质,以及对中国文艺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影响。
· 文化创意产业
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博士9人。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省部级重点和一般项目10余项,完成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委托项目数项。发表论文50余篇。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文学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于文艺学、艺术学、美学与经济学的整合,以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样式作为主要对象,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现代传媒语境和消费文化语境中艺术创作机制、艺术传播构成与艺术参与的行为活动方式的全面创新,关注当代文学艺术多样化与多元共生性范式与创意产业的内在关联,研究文学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转化的思维特质及其审美规律。
文化品牌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致力于文化品牌的创意、塑造、传播、评估与管理的系统研究,探讨贯穿品牌建设与传播过程的创新性思维与行为,研究国家、民族、地域、城市、企业、行业品牌的特质与创意规则,研究文化品牌的定位、建设、营销、法规与提升的内在创意思维,关注文化品牌的功能、意义与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政策优化、文化品牌创意和文化产业企业管理咨询等业务不断创新。
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着眼于民族文化传统形态和价值的现代转换研究,在研究民族文化特征、传承与保护等基础理论的同时,着眼于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意生存的发展问题,围绕“民族文化创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民族艺术原生态传承与创意发展”、“旅游演艺与民族艺术发展”等议题展开研究与实践探讨,研究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商业模式、品牌建设与动力机制等系列问题。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近几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16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从文艺学、民族学、美学、历史学等多角度出发,着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及体系建构。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特征、传承、保护等基础理论的同时,着眼于文化生态、文化功能、文化特质与审美特质等问题的探讨,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迁与原生态的保护问题,着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多元形态来展现传承保护的多种可能。
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面向整个西南地区的民间文艺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学及民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从文艺学、民俗学、人类学、美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展开整体研究,重在探讨民族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民俗文化的生成与传承规律及其生存状态,挖掘湘鄂渝黔边区各民族文学与民俗文化中所隐含的民族精神实质等。
民族民间艺术研究:致力于对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文化进行整体研究,既关注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本体特征,也关注其文化生态、啻陀氪校怪厥用褡迕窦湟帐醯慕萄Ю砺酆头椒ǖ难芯浚η笸ü帐踅逃难芯坑胧导俳就撩褡宕骋帐醯谋;ぁ⒋小⒖⒂敕⒄埂?SPAN lang=EN-US>
· 文艺传播学
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博士6人。近年来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
该学科设置以下3个研究方向。
影视传播研究:一方面对电影、电视、摄影、动漫等以视觉表达见长的艺术门类进行综合观照,探讨它们在视觉文化到来的今天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找出其相互影响的特点和规律,为影视艺术作品的生产、传播、接受及社会影响的良性呈现提出学术参照;另一方面,将影视艺术传播的共性与湘西本土历史、文化、人文的个性相结合,对具有湘西地域特色的影视艺术作品创作及传播行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影像方式反映湘西人事应把握的方向和运行的艺术,以及站在境外及国内视域平台观察、分析湘西影视题材作品在当今传播行为下呈现出的一种较独特的影视文化现象等。
新媒体艺术研究:对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提供信息的新媒体中所形成的不同艺术形态进行具有时代特征下的探讨,包括新媒体艺术门类、新媒体艺术视觉特征、新媒体艺术传播过程等,重点在于研究这些艺术门类借助于新媒体自身在传播过程中的机制形成、表达特征、审美接受、鉴赏规律、调控方式和评价体系等。
大众文化研究:通过对基于文化工业生产、传播和文化消费为主特点的大众文化现象的各个层面及时下其他文化热点的分析,探讨当代大众文化的特质及发展趋势,对大众文化的学术批评及前沿研究进行评价和探讨。主要从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网络文化等具体的传播门类形态出发,以实例分析具体文化现象,用实证调查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众文化的社会传播效果与影响进行研究。
· 中国史·专门史研究方向·新闻史研究
专门史研究方向之新闻史研究,与历史与文化学院共建,详见历史与文化学院招生简章。
·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视觉传达与数字新媒体艺术为我院与美术学院共建专业硕士授权点。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兼职导师11名,双师型教师15名,拥有湖南红网新闻网络传播有限公司、佛山广告协会两个省级实践教学基地,湖南教育电视台、潇湘晨报、星辰在线等10余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国家专利1项,承担各类艺术设计项目50余项。
该学科以传播学理论、影视美学理论、新媒体艺术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传媒艺术设计为指向,借助实验室,传媒集团、广告公司等校内外实践平台,依托武陵山片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主要研究视觉艺术与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技术革新;数字影视节目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新媒体艺术的视觉表达,微电影制作与传播,广告设计;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呈现、传播与开发。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4874
联 系 人:蒋硕华 13170438655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70200物理学 |
01理论物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9高等数学④816 普通物理I(力学、光学部分) 826 信号与系统 827 材料科学基础 注:科目④任选一门 |
普通物理II(电磁学部分) |
①量子力学 ②固体物理 |
02凝聚态物理 |
普通物理II(电磁学部分) |
①量子力学 ②固体物理 | ||
03光学 |
普通物理II(电磁学部分) |
①量子力学 ②固体物理 | ||
04无线电物理 |
电子线路(数电部分) |
①电路分析 ②电子线路(模电部分) |
学院(所、室)简介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前身为吉首大学物理科,创建于1960年8月。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物理学为省级重点专业、吉首大学重点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吉首大学特色专业。2005年获得凝聚态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自2012年起,培养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以及无线电物理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价值2200余万元,实验室面积
该学院现有教职工4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及相当职称的1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9人,在读博士生3人;先后有2人获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称号,有5人被评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拥有一支科研能力较强,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研究队。
该学院主要从事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机械工程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全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50 余项,横向课题近20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在物理、材料学以及信息科学国际顶级学术刊物Physical Review A、Physical Review B、Langmuir、Applied Physics Letters、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Letters、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IET Communications、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等,以及国内权威期刊《中国科学》、《物理学报》、《科学通报》、《电子学报》、《通信学报》、《计算机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自动化学报》和《半导体学报》等发表论文800多篇,其中3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
该学院注重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以及中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和著名高等院校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50余人次来校讲学,极大地活跃了学术气氛,开拓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学科点简介
l 理论物理
该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凝聚态理论、非线性物理、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凝聚态理论方向主要围绕复合介质、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它低维固体材料、光子晶体及其微腔等体系进行理论研究。非线性物理方向主要研究非线性色散媒质和饱和媒质中的光孤子以及一维晶格链、一维铁磁/反铁磁链中的量子孤波解及其量子化特性、复杂系统的物理性质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向主要研究光量子信息理论、量子计算与量子通讯、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前沿领域的理论性问题。
l 凝聚态物理
该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人工微结构物理、功能材料物理以及半导体器件物理。人工微结构物理方向主要研究经典波(声波和电磁波)在人工微结构调制下出现的新规律与新效应及在人工结构调制下经典波对物质微粒的人工操控。功能材料物理方向主要从事催化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和功能配合材料的制备与开发研究。半导体器件物理方向围绕低维半导体器件与物理、纳结构物理及应用、分子(光)电子器件原理与设计等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半导体介观纳米体系中的量子输运和新奇量子现象与效应等方面。
l 光学
该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光学材料与固体发光以及微纳光学与光子学。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方向瞄准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领域的国际前沿,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离子阱量子计算等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光学材料与固体发光方向主要研究光学材料的发光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光子晶体的超辐射现象及应用、光学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微纳光学与光子学方向主要研究微纳结构的光学性质及相关的基本物理问题,并进一步设计基于光子晶体的集成光子学新器件、微纳结构非线性光学及光调控器件等。
l 无线电物理
吉首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由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该专业设有三个研究方向:光通信及量子通信与技术、无线通信与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光通信与量子通信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高密编码、密钥分配,量子隐形传态的通信理论与技术,量子编码和量子纠错和远程通信的非线性问题、太赫兹通信技术及应用以及集成光通信器件等。无线通信与网络主要研究利用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信息传输的理论及方法,以及移动通信、物联网、认知无线电等无线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及相关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无线通信信号处理、各种物理信号的检测与估计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同时研究相关的基于FPGA、嵌入式系统、DSP等的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4492 传 真:0743-8564492
联 系 人:肖立娟 15907438161,QQ:1013859777
化学化工学院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70302分析化学 |
01色谱分离分析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0分析化学(理)④817无机化学(理) |
①综合化学 (实验理论) ② 实验操作 |
①仪器分析 ②有机化学 |
02光谱与微量元素分析 | ||||
03电化学分析 | ||||
081704应用化学 |
01矿产资源加工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8无机及分析化学 |
①综合化学 (实验理论) ② 实验操作 |
①仪器分析 ②有机化学 |
02天然产物化学 | ||||
03功能材料化学 |
学院(所、室)简介
化学化工学院是吉首大学创建最早的全日制院系之一,是湖南西部化学化工和食品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研与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吉首大学理工结合、规模较大、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学院。学院拥有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此外还有矿产资源加工与新材料研究所、药物研究所、食品科学研究所、湘西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吉首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5个研究机构。学院教学科研设施较齐全,实验室面积
学院现有应用化学、分析化学两个硕士点,共6个研究方向。现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其中应用化学专业13人,分析化学专业7人;教授14人,副教授6人;有13人具有博士学位。指导教师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近3年,共获得国家自科基金6项,省部级项目33项,项目经费为900余万元。近3年先后在Biosens.Bioelectron.,Mater.Chem.Phys.,J.Chromatogr.A,中国科学B,ChemMedChem,Eur.J.Med.Chem.,Bioorg.
Med.Chem.,Mater.Chem.Phys.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4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已获授权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
学科点简介
l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学科经过20余年的建设,已建立一
1、色谱分离分析:以湖南西部和四省(市)边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色谱分离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开发多种先进分离技术,对特色资源分离纯化。实现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相互渗透基础上的天然资源综合开发和应用。
2、光谱与微量元素分析:以湖南西部和四省(市)边区特有的矿产资源和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和开发光谱分析新技术,深入探讨天然资源的微量元素分析,发展光谱分析与其他技术联用等新方向。
3、电化学分析:本研究方向以测量某一化学体系或试样的电响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主要开展生物与微环境电化学研究。
l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学科是我校首批重点学科之一,建立了以教授、博士为主的稳定师资队伍。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矿产资源加工与应用:以武陵山区优势矿产资源为载体,开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
2、功能材料化学:针对国内外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结合湖南西部和四省(市)边区矿产资源,致力于催化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和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
3、天然产物化学:立足四省(市)边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发多种新型分离、提纯和产业化技术。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3911 传 真: 0743-8563911
联系人及电话:华骏 0743-8563911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71000生物学 |
01植物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1生物化学④819普通生物学 |
生物综合(含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①遗传学 ②生物统计学 |
02动物学 | ||||
03微生物学 | ||||
0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05发育生物学 | ||||
06神经生物学 | ||||
071300生态学 |
01植物生态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2生态学④819普通生物学 |
生态综合(含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环境生物学) |
①遗传学 ②生物化学 |
02动物生态学 | ||||
03微生物生态学 | ||||
04环境生态学 |
学院(所、室)简介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湖南省生物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院建有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4 个一级学科,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湖南省重点专业和湖南省特色专业。生态学为湖南省重点学科。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拥有“(武陵山地区)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武陵山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应用技术”、“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3 个省级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有“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和湖南省“生物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以及“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湖南中药与天然药物”2个湖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并建有武陵山片区生态健康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 应用微生物工程中心、猕猴桃研究中心、武陵山动物生理生态与动物产业重点实验室、武陵山特色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与研究中心、武陵山植物资源综合利用与产业化工程中心等6个校级科研平台和“(武陵山区)植物多样性研究”、“应用微生物技术”、“环境生物学”、“武陵山动物生理生态与动物产业”等4支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学院教学科研平台仪器设备总值2800 多万元。在省内外建有20余个教学、科研以及实验与实习基地。学院还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关系。
学院现有生物学和生态学2 个硕士点,共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2 人,其中教授23 人,副教授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 人、湖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1 人、湖南省“
学科点简介
071000 生物学
生物学学科已建立了以博士、教授为主的稳定师资队伍。该学科拥有教授19 名,副教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21名。
01. 植物学
本方向长期致力于特色资源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区域资源植物产业化开发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在植物分类区系、形态结构发育、组织培养以及特色植物活性成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优势。
02. 动物学
本方向以濒危动物保护、营养学与行为学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动物的适生环境、食物营养组成、觅食和繁殖行为、种群消长规律等方面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武陵山地区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03. 微生物学
本方向致力于特殊生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收集、保存该类资源并对其进行应用基础研究,为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服务。近年来,已在高盐环境、海洋环境和污染环境微生物资源与生态,以及资源微生物的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0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本方向以核酸、蛋白质(酶)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为研究对象,研究植物代谢组及其表达调控、畜禽病原微生物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等,在植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路径,猪丹毒丝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畜禽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因子及其致病机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05. 发育生物学
本方向以占有重要进化位置、具有显著生态效应或拥有巨大经济价值的物种的发育过程的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基因的表达模式、生物功能、分子进化的研究,从而揭示生物的进化历史和发育过程。特别是在蕨类植物根、茎、叶、孢子囊发育的基因网络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06. 神经生物学
本方向针对疼痛产生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痒觉形成机理等进行研究。重点开展“慢性痛”和“痒”的产生及中医药镇痛止痒的机制、表观遗传学研究;“镇痛”和“止痒”的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Cel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具备了国际一流研究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科研优势。
071300 生态学
生态学系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吉首大学的博士点建设学科。该学科拥有教授18 名,副教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 人。目前,生态学一级学科设有4 个二级学科:
01. 植物生态学
本方向立足武陵山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展种质资源与物种多样性、植物区系、濒危植物保育以及资源植物利用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并已在苔藓植物生态、种质资源和区系以及资源植物发育与应用生态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
02. 动物生态学
本方向以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行为、食物营养组成、动植物的相互作用等为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动物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以及动物应用生态学研究工作,在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家禽营养生态以及动物粪便的光谱学特征等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
03. 微生物生态学
本方向以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微生物、病源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微生物类群多样性、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和进化特点及资源微生物的开发利用,已在极端环境微生物区系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病源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的关系方面开始形成特色。
04. 环境生态学
本方向以大气、水、土壤为对象,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及对人类的反效应,探讨典型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建立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对环境进行评价并提出预警。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 号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邮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232522 传真:0743-8564416
联系人:周强18774318531
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82900林业工程 |
01森林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5植物学 |
林学概论 |
①森林培育学 ②森林生态学 ③林业生物技术 (任选2项) |
02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0有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①物理化学 ②生物化学 ③无机化学 (任选二门) |
学院(所、室)简介
林业工程是我校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一级学科硕士点,本校化学化工学院、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软件服务外包学院为合作共建单位。林产化工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坐落在美丽的旅游新城张家界市,始建于1995年,1998年11月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是吉首大学以工学门类学科研究为特色的专门研究机构,2007年被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评为省级“优秀”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
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33人,其中正高职称17人、副高职称13人、博士11人,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中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4人,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4人。
主要科研成果:实验室以武陵山区特色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林产资源可持续、高值化利用为研究目标,以林产天然化合物的功能活性分析、筛选鉴定研究为基础,以林产天然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为重点,以林产资源培育新技术工程研究为特色,开展林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可持续利用工程研究。近五年获得科研项目1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湖南省科技厅项目38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青年项目18项,地市级科研项目40余项,横向项目6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2800余万元。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收录70余篇;出版编著、教材4部,申请科技发明专利35项,已授权25项;获得省市校级奖励5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5项,省、校级教学成果2项,获奖论文30余篇。
产学研合作成果: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实验室的职责与特色。实验室先后与张家界久瑞生物有限公司、张家界恒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张家界湘汇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张家界市桐发科技公司等10余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开发的产品有单宁酸、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橙皮甙、杜仲绿原酸、杜仲饲料添加剂、杜仲素等。
学术交流:实验室在国内学术界和学科领域内的地位在不断提升。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及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名校的多位教授来我室讲学、指导工作,进行学术交流。实验室师生通过参加和主办学术会议先后在60多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学术交流,承办或参与承办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
人才培养:近五年来,实验室为社会培养相关技术人员100余人,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50余人,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0余名,培养优秀本科毕业生100余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参与课题100余项,硕士研究生主持课题8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毕业生在省市级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均有就业,就业率为100%。
研究生培养特色:实验室特别注重研究生学术素质及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就读期间至少要参加1次全国性及其以上规格的学术会议,在会议上发表研究报告。实验室采取全开放管理模式,研究生被要求参与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每届研究生修满学分后即开始接管上一届研究的管理任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维护管理,以强化学生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的培养。实验室林产化工中试生产车间是研究生工程技术能力培养的实训基地,拥有CO2超临界萃取为代表的系列提取设备、系列浓缩设备、系列分离设备和系列终端产品净化生产设备,实验室通过让学生根据实验室研究成果的技术工艺使用、拆装、组合这些设备来培养研究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使研究生在基础研究、生产技术研发、生产车间建设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使我室所培养工学硕士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实验室与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名校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推荐到相关学校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学科点简介
l 森林工程
森林工程是实验室的特色研究方向,属林学、生态学、生物工程、系统工程、信息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森林资源保护增殖与合理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工程体系规划与设计、林业信息化管理等进行研究,下设林产资源工程和森林生态工程两个三级研究方向。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人。林产资源工程方向是工程学和生物学的交叉,主要研究林产资源的可持续再生机制,主要围绕林产资源调查,特色林产资源的规范化培养生产、工厂化全人工培养生产、天然活性化合物生产菌开发、天然活性化合物的生物转化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森林生态工程方向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为基础,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经人工匹配结合形成的稳定、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及其过程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人工设计、规划和调控等方法,保护、改善和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主要围绕森林生态工程体系规划与设计、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旅游、林业信息获取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我校生态旅游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软件外包学院联合共建。
l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是重点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属植物学、化学、工程学等的交叉领域,与本校化学化工学院合作共建,有教授9人、博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以林产功能化合物提取分离、功能食品、保健品、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等的制备技术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植物功能活性成分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为基础,围绕林产天然化合物及其终端产品制备的工艺技术、中试生产及其产业化技术开展研究,下设林产资源化学和森林食品加工与应用两个三级研究方向。林产资源化学方向以林产功能活性成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离、分析、鉴定、改性优化、半合成等方面的应用基础及应用研究为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功能成分的高效分离提取技术、化学结构分析与结构改造、量-效和构-效关系、功能作用、生物质新材料、新能源、林产化学加工剩余生物质再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森林食品加工与应用方向以森林食物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森林食品资源保质、提质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为研究目的,采用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对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的理论与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围绕特色森林食物资源功能作用、功能性食品开发关键技术、森林传统发酵食品生产现代化、传统特色森林食品加工技术现代化及其基础理论、关键共性高新技术、新技术与食品品质、营养素与功能因子的保质和增效,以及新型食品的制造技术等进行系统研究。
实验室网址:http://klfc.jsu.edu.cn
地址:湖南张家界市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
邮编:427000
联系电话:0744-8231386 传 真:0744-8231386
联系人:宋科 18674410109 E-mail: zdsys0744@163.com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27000统计学 |
_ 00不区分研究方向(和商学院共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22统计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①微观经济学 ②宏观经济学 |
070100数学 |
01基础数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数学分析④821高等代数 |
常微分方程 |
①泛函分析 ②点集拓扑 |
02计算数学 | ||||
03应用数学 | ||||
04运筹学与控制论 | ||||
071400统计学 |
01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3数学分析④821高等代数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①泛函分析②常微分方程 |
02应用统计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4高等数学④822统计学 |
①泛函分析②常微分方程 |
学院简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6个本科专业,拥有数学及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可招收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数理统计及其应用、应用统计、经济统计等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其中数学为吉首大学校级重点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科研、教学成果突出。学科现有教授13名,副教授20人,博士17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9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1部,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并有100多篇被SCI/SCIE/EI收录,学科综合实力居省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院教学条件齐备,拥有数学建模与科学计算实验室1个,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创新实验基地1个,共200多个计算机终端;图书资料室1个,包括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料在内,共拥有专业中文藏书量8万余册,外文藏书量2.3万余册,中文期刊140多种,外文期刊30余种,能满足数学和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教学需要。
硕士点简介
l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是吉首大学首批校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博士3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代数学及其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环与代数的同调、环的低维K-群及其相关问题;微分几何、黎曼几何,以及微分几何在泛函分析方面的应用;代数方法的编码理论与技术等。
2、函数论及其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级数理论和经典分析理论、函数逼近论、特殊函数论及其应用。
l 计算数学
计算数学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博士5人,硕士4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高性能数值方法与图像处理。本方向主要研究高振动问题(如高振动数值积分、高振动微分、积分方程数值解)的高效数值方法以及与高振动相关的数值逼近问题和数字图像处理问题。
2、矩阵理论与计算。本方向主要研究特殊矩阵的性质、判定条件、数值判别算法,以及特殊矩阵在数值代数、最优化理论和控制论等中的应用。
l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硕士5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本方向主要研究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及应用、离散动力系统、时标与一般测度链动力系统、分数阶动力系统解的动力学性质、生物系统的微分方程建模及应用。
2、应用密码学与网络安全。本方向主要研究密码技术的数学理论与基础、密码协议的设计与分析、密码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安全工程。
3、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模糊神经网络、模糊系统以及利用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工程上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l 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2人,硕士5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优化理论及其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无限不等式系统及其对应的约束优化问题的对偶理论、可行解和最优解的特征刻画以及设计求解不等式系统和约束优化问题的算法。
2、统计优化。本方向主要研究统计中常见的优化问题,如参数估计中的优化问题、非参数估计中的优化问题、假设检验中的优化问题等。
l 数理统计及其应用
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博士4人,硕士4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统计推断。本方向主要研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带随机性的观测数据建模,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做出对未知事物以概率形式的统计推断和统计预测。
2、抽样调查理论与技术。本方向主要研究抽样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指令性抽样与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及统计推断。
3、试验设计与计算机试验。本方向主要研究均匀设计的理论及应用,基于线性模型的最优设计,基于近似线性模型的稳健设计,超饱和设计,计算机仿真试验的理论、构造及应用。
4、统计优化理论和方法。本方向主要将数理统计方法中的最优化方法应用于资本市场的统计分析中,从统计学、随机微分方程等多个角度分析投资结构、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l 应用统计
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博士3人,硕士4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生物多样性统计理论与方法。本方向立足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和排序等方法,开展种质资源与物种多样性的统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研究。
2、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本方向结合少数民族人群健康需求,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方法,借助计算机工具和统计软件,研究妇女反复性自然流产、早产及其他妇科疾病的病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代谢性疾病发病率、糖尿病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等。
3、环境与体质健康的统计研究。本方向从统计学、体质学、健康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多学科角度,利用群体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的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探讨不同民族体质健康与环境的适应性。
l 经济统计
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博士4人,硕士4人。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数量经济与金融工程。本方向主要以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研究价格的预测与控制,期权期货及衍生证券的定价,金融数据发掘,金融风险管理等。
2、金融数学与统计精算。本方向主要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风险收益对应模型分析,金融风险度量,资本资产的定价理论,保险费的估算及保险风险评估,现代投资理论等问题。
3、随机控制与数理金融。本方向主要以统计学、随机分析、偏微分方程等数学理论为基础, 研究经济、金融等学科和领域中大量出现的不确定性系统的建摸、分析和最优控制等问题。
4、经济预测与决策。本方向主要运用统计学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发展统计预测与规划、统计评价理论与方法、经济政策-效评价等问题。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号 吉首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4884 传 真:0743-8564884
联系人及电话:莫宏敏 15907418438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713Z1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 |
01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6城市生态学④823城市规划原理 |
生态环境规划 |
①生态学 ②资源科学 |
02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 ||||
03 3S技术与生态景观设计 | ||||
135108艺术设计 |
01 园林与景观设计(该方向共建单位: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18 设计理论综合 ④831 园林设计 |
景观设计 |
① 园林植物学 ② 园林艺术 |
学院(所、室)简介
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位于国际著名旅游胜地——张家界市,设有园林、城乡规划、土木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5个本科专业,建有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和地理学4个一级学科,拥有“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园林与景观设计”专业硕士方向点。其中园林为校级特色专业和服务武陵山区特色专业群建设点,城乡规划学为学校“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 “规划与设计基础”、“虚拟现实与模型制作”、 “土木工程与力学” 、“工程结构”4个部省共建实验室和 “环境与资源评价”、“地理学基础”校级实验室,并与“生态旅游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共建“生态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室”,实验室面积达
学院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7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13人,硕士27人;聘请了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知名教授周春山、邓孺孺、杨敏华为特聘教授、兼职硕士导师,聘请张家界市建设局、规划局、国土局、规划建筑设计院等7名行(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项,省厅级科研、教改课题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主编高校规划设计类系列教材9部;主持和主要参与“湘西自治州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及中长期发展研究”、“张家界永定区新型城镇化规划”、“张家界包公山美丽山村概念性规划”、“张家界三望坡国际养生度假公园规划设计”、“张家界市石堰坪土家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 “张家界市交通规划”、“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等社会服务项目100余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一等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地理科学展示大赛”、“结构设计”、“西部之光”等奖励和荣誉160余项。
学科点简介
l 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科学学位)
“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硕士点为我校“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5人。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1、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瞄准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立足武陵山片区,主要研究区域发展、乡村发展、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规划理论、城乡经济学、中小城镇规划与设计、城市设计、乡村规划与设计、古村落保护与规划等。
2、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机遇,着眼于武陵山片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开展资源评价、资源规划管理、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环境监测与评价、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3、3S技术与生态景观设计
围绕3S 技术(GPS、GIS、RS)的综合应用,立足武陵山片区,主要研究3S 技术在山区城乡生态规划、土地资源利用、历史建筑保护、古村落保护等方面应用,以及生态景观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旅游度假区与风景区规划设计等。
l 艺术专业硕士·艺术设计领域·园林与景观设计
以园林美学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园林空间营造理论等为基础,充分依托本土艺术资源与特色园林资源,主要研究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工程与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民族传统村落与民居保护、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等。
该方向与美术学院共建,详见美术学院招生简章。
地 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子午西路135号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邮 编:427000
联系电话:0744-8202073 传 真:0744-8202073
联 系 人:吴吉林 15974409497 唐安烨 18774546575
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120203旅游管理 |
01旅游经济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07管理学原理 |
旅游学概论 |
1.市场营销;2.经济学 |
02旅游文化 | ||||
03生态旅游 |
学院(所、室)简介
旅游与管理工程创建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之一。院址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国际著名风景区——张家界市。
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开展学科与专业建设。现设有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个本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属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和学校重点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工商管理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与我校商学院共建,主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旅游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两个二级学科。
学院教学与科研条件优越,拥有“湖南省生态旅游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湖南省武陵源旅游管理专业优秀实践教学基地”等省级科研、教学平台;院内建有ERP实验室、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实验室、酒店管理综合实验室、旅游管理规划实验室、导游模拟实验室以及形体训练实验室等6个专业性实验室,1个藏书6万余册的图书资料室,教学、科研软硬件设施设备先进齐全;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张家界、深圳、广州、上海、三亚、杭州、宁波等旅游发达城市设有实践教学基地20余个;同时学院还是湖南省旅游从业人员指定培训中心和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
学院以富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现有教授8名,副教授23名,博士及在读博士12名,硕士23名,拥有“旅游管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院始终坚持以科研强院,近几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科、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30余项,发表CSSCI、CSCD、SCI、EI等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教材20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学科点简介
120200工商管理
1、旅游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和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为依托,以湖南省生态旅游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为平台,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区域旅游的协同与合作,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等理论问题及其实现途径,为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与指导。通过多年研究已经形成了旅游经济、旅游文化和生态旅游三个稳定的方向。
2、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本研究方向以现代管理理论、经济理论、法学理论与心理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系统研究组织机构(盈利组织与非赢利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职位分析、人员甄选、绩效考核、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和HRMS的构建等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濉D壳耙丫纬闪思父鑫榷ǖ难芯苛煊颍饕ㄕ铰匀肆ψ试垂芾怼⒓だ胄匠旯芾怼⒗投叵怠⒅耙瞪墓芾淼取?SPAN lang=EN-US>
医学院
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01肿瘤分子生物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11生物化学④824生理学 |
分子生物学 |
①病理生理学 ②医学免疫学 |
02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分子机理的研究 | ||||
03医学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用价值 | ||||
105100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
105101 内科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 |
内科学 |
本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招生对象为符合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原则上不接受已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报考。 |
105102 儿科学 |
儿科学 | |||
105109 外科学 |
外科学 | |||
105110 妇产科学 |
妇产科学 |
学院(所、室)简介
医学院简介:
吉首大学医学院是吉首大学规模最大、最富发展潜力的学院。目前拥有一支以海归学者领衔,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学校与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多年的合作与建设,已形成一支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学院目前拥有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医学影像学和医学检验技术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护理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全日制专科专业,其中针灸推拿学专业具有留学生招生权。学生面向全国15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数2700余人。
学院拥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等三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建有基础医学实验室和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实验室总面积近
学院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科基金课题12 项,省部级课题80 余项,地市级课题100 余项;获省级科技、教学成果奖5 项,地市级成果奖10 项;获国家专利6 项,出版教材及专著24 部,发表论文800 余篇,其中被SCI、CSCD 收录100 余篇。学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注重基本操作技能的实训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以其专业知识扎实、工作能力强、作风朴实而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介:
吉首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湘西自治州唯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全国500家大型综合医院会员医院,卫生部批准的国际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卫生部和湖南省医院感染监测网络会员单位、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省卫生厅核定的
医院占地530亩,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5个,资产总额11.36亿元。定编床位1200张,可开放床位1700张,医疗服务覆盖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20多个县市。在职职工172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79人,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3人,中级职称43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获国际南丁格尔奖1人。医院拥有飞利浦大平板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美国GE公司1250mA大C臂、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适形调强治疗系统、德国西门子螺旋CT、德国西门子ECT、德国西门子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德国西门子128层螺旋CT、飞利浦U型臂DR、7门3舱38座大型高压氧舱群、GE公司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日本岛津动态平板数字胃肠机、日本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四维彩超、日本东芝模拟定位机和西门子彩超等大型设备。100万元以上现代化医疗设备36台(件),万元以上设备1100台(件)。
从八十年代开展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以来,先后成功地开展了高位食管癌切除术、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支气管成形术、胰头癌根治术、断肢(腕)再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眼科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经皮椎间盘镜椎间盘切吸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术、脑干肿瘤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角膜移植术、肝癌肺癌动脉灌注加栓塞治疗术、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PT-CA溶栓、临时和永久性心脏起博器安装术、无痛胃镜诊疗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各种放射治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胡桃夹综合征介入手术、耳再造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及治疗。近年来,医院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3项,省科技进步奖5项,省青年科技奖1人,州科技进步奖28项,州青年科技奖4人。骨科、神经外科被湖南省卫生厅定为临床重点学科。
除第一附属医院之外,我校还与吉首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娄底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等三级医院联合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
学科点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学校高度重视、医学院重点建设的学科,师资队伍综合实力较为强大、梯队合理,现有学科成员23人,有由海归博士领衔的教授3人,特聘教授2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8人。近几年来,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与3项、主持省级重点项目5项,获得研究经费200余万元,获各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本学科在医学领域持续掘进,在人体疾病(尤其是肿瘤)研究及药物研究方面潜力巨大,逐步形成了三个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如下:
1、肿瘤分子生物学 该方向主要研究可应用于乳腺肿瘤等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以及预防或干预的分子标志物或分子靶点,并探讨乳腺肿瘤等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探寻延缓、阻遏或逆转肿瘤癌变和发展过程的可能途径,为肿瘤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中医药及民族医药分子机理的研究 该研究方向利用当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理论及相关技术队对中医药理论进行分子医学的解读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中药的方剂、有效成分及民族药物的疗效进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3、医学昆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其药用价值研究 该研究方向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医学昆虫发育生物学研究、生化成分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药用价值、作用机理及其药用成分研究,已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目前主要对蜚蠊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绩。
运动人体科学
医学院运动人体科学是一级学科体育学的二级学科,该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4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3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能手1人。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3项、全国教育规划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课题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省自科基金1项,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省卫生厅重点课题1项,厅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该学科现有较完善的a学科研设施,同时还可与临床学院、体育学院等院系相关学科合作,资源共享。
主要研究方向:
1、运动与健康维护 该方向主要研究运动相关性疾病的预防机制;健身对临床慢性病的干预;健身与亚健康的关系;运动训练与健身的生物学监控;全民健身的流行病学研究等。
2、体质研究与人体组成评价该方向主要研究不同人群的体质、体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不同人群体质、体型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体育锻炼对体格、体型、生理、心理、体成分的影响;基因、种族、环境和人体组成;体育锻炼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等。
3、民族医药与康复该方向主要研究针灸、推拿、理疗与运动康复;民族药物与运动康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简介:
1、内科学:内科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其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内科学主要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我校内科学科研及医疗实力强劲,尤其在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和神经内科等学科拥有较高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水平。内科学师资团队有教授、主任医师18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0人,其中博士后1人。近5年来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内科学专业硕士主要培养掌握内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工作技能,具备严密的临床逻辑思维和基本的医疗操作技术,能够独立从事内科疾病诊疗工作并能熟练开展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和数据处理等科研基础工作的医务高级专门人才。
2、外科学:外科学是临床医学所属二级学科,包括普通外科、骨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美容整形外科、烧伤外科、小儿外科、血管外科、乳甲外科、脊柱外科等三级学科。我校外科学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11人。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外科学主要研究各类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方法,外科手术的知识和技能。外科学专业硕士主要培养掌握外科学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外科疾病临床诊疗工作,了解外科疾病基本科研方法并能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医务高级专门人才。
3、儿科学:儿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各种儿童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免疫接种、先天性遗传学疾病的筛查、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等,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以及具体方法。我校儿科学师资团队有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4人,其中博士后1人。近5年来共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儿童感染性疾病防治、新生儿医学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医疗及科研实力。儿科学专业硕士主要培养掌握儿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诊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并能结合临床实际开展儿科基本临床科学研究的医务高级专门人才。
4、妇产科学: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产科学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 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非妊娠期生殖系统的一切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在我国,妇产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我校妇产科学师资团队有教授、主任医师6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5人。近5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围产医学、妇科肿瘤防治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医疗及科研实力。该学科专业硕士还可到湖南省卫计委下属之计划生育相关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妇产科学专业硕士主要培养掌握妇科学、产科学及计划生育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从事妇产科疾病临床诊疗工作和计划生育相关技术工作,了解妇产科疾病和计划生育技术基本科研方法并能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相关科研工作的医务高级专门人才。
地 址:湖南省吉首市吉首大学大田湾校区 吉首大学医学院
邮 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759168 传 真:0743 -8759168
联系人:朱耀峰
音乐舞蹈学院
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音乐 |
声乐演唱 器乐演奏 音乐创作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717和声与曲式;810艺术概论 |
中国音乐史;专业主科(分别为声乐演唱、器乐演奏、音乐写作) |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视唱练耳 |
舞蹈 |
舞蹈编导 舞蹈表演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4 英语二;719舞蹈作品鉴赏;810艺术概论 |
舞蹈基础理论;专业主科(分别为即兴编舞与作品表演、民间舞蹈作品表演) |
中国舞蹈史 专业主科:舞蹈基本功测试 |
学院简介
音乐舞蹈学院创办于1984 年。学院现设有音乐学、表演(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4 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舞蹈学和表演专业分别为省级和校级特色专业。支撑上述专业的学科群建设特色鲜明。音乐学与舞蹈学、艺术民族学等学科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从2012 年开始,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音乐与舞蹈艺术)专业招生培养硕士研究生;2014 年,艺术硕士(音乐、舞蹈领域)获得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0 人,其中专任教师52 人。专任教师中有正、副教授25 人(博士和在读博士6 人,硕士37 人),还常年聘请Franz·Donner、王立平、胡松华、宋祖英、贾作光、余大鸣、谢晓永等国内外一批资深专家、名师为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师资队伍的专业、职称、年龄、学历和学缘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达900 余人。
学院设有“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所”和“吉首大学音乐舞蹈艺术创作中心”等研究、创作机构。
学院拥有艺术基础实验室、民族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实验室、合唱与合奏实验室等三个部省共建实验室;有数码钢琴教室、舞蹈排练厅、琴房、艺术视听室和图书资料室等完备的教学设施;有包括施坦威D274 钢琴在内的各类教学设备和3100 余套表演服装,总价值达800 万元。
三十多年来,作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树形象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先后有3 项成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声乐、钢琴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民族民间舞等一批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学院已为社会输送4000余名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文艺战线的生力军。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大赛屡创佳绩,获得国际比赛银奖1 项,国家级一、二等奖14 项,省级奖励达60 余项,获奖人次达600 以上。2014年底,舞蹈学、舞蹈表演专业学生毕业晚会顺利参加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舞蹈世界》栏目——“青春梦想季”舞蹈毕业生专场晚会的录制,并多次面向全社会播放。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和承担国家艺术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8 项,省级科研和教改课题30 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或编写教材11部,在各类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0 余篇。学院挖掘、整理并创作了一批独具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节(曲)目,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等多家电视台播放,获得省内外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目前,学院已成为湘鄂渝黔边区艺术人才培养的中心,是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研究、创作、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基地。
学科点简介
l 艺术硕士(音乐、舞蹈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该学位点包括音乐和舞蹈两个专业领域。其中,音乐领域下设三个专业方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和音乐创作;舞蹈领域下设两个专业方向:舞蹈编导和民族民间舞蹈表演。
声乐演唱:以现代艺术教学理论和声乐训练理论为依据,以丰富的现代音乐资源和民族音乐资源为依托,综合运用民族和现代声乐训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和提高声乐演唱实练能力。
器乐演奏:以现代艺术教学理论和器乐训练理论为依据,以丰富的现代音乐资源和民族器乐资源为依托,综合运用民族和现代器乐训练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和提高器乐演奏实践能力。
音乐创作:以现代艺术教学理论和音乐创作理论为依据,以丰富的现代音乐资源和民族音乐资源为依托,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创作训练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和提高音乐创作能力和水平。
舞蹈编导:以现代艺术教学理论和舞蹈创作理论为依据,以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为依托,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和提高舞蹈创作能力和水平。
舞蹈表演:以现代艺术教学理论和舞蹈表演理论为依据,以丰富的民族舞蹈资源为依托,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和提高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实践能力。台和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和提高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实践能力。
l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和历史与文化学院共建)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与历史与文化学院共建)设有以下两个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研究;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研究。
该学位点坚持“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用“平民”的视角去挖掘、整理和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文化,以具体的民族区域或具体特定的文化艺术事实为单位进行的田野调查对象,以文化相对性观念去审视民族民间日常生产生活中“文化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该专业方向主要致力于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及其遗产保护、民族艺术史、民族艺术开发与利用、民族宗教艺术、民族艺术美学、民族艺术文献、民族艺术传承与变迁等领域的研究。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南路120 号
邮编:416000
联系电话:0743-8564790 传真:0743-8222146
联系人及电话:李开沛13574369696
美术学院
学科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
艺术硕士(艺术设计) |
01 装饰与室内设计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18设计理论综合 ④专业技能 01方向:828室内装饰与空间设计 02方向:829景观空间设计 03方向:830数字图形设计 |
①命题设计 ②综合面试 |
①现代设计史 ②设计基础 |
02 园林与景观设计 | ||||
03 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 |
学院简介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建于一九八八年,座落于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张家界市,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教学成果丰硕,学科特色比较突出的学院。
按照国家新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规定,学院现有两个一级学科专业,即美术学和设计学类;五个二级学科专业,即美术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另外,学院还有一个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共建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教学班级30个,面向全国9个省招生,共有全日制学生近1000人。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6人。学院拥有完备的教学科研条件,能够满足广大学子的求学需要。
美术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先导,注重教研教改,各项事业和谐发展。美术学为吉首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为吉首大学特色优势专业和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特色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为我院新开设的一个艺术学与工学相结合的应用型专业。目前,美术学院拥有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中央财政实验室2个,分别是:数字化设计艺术综合实验室、旅游与设计类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与创新实验室。4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获得省级教改项目2项,1项成果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成果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成果获得湘西自治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创作的10余个作品入选省级以上展览;20余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专业竞赛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学生创作的80余个作品获得省级以上专业竞赛奖励,获奖学生达120人次。近年来,美术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3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3项,省教育厅项目20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教材9部,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篇,在CSSCI期刊发表作品42幅,ISTP收录论文2篇。
美术学院不断强化硬件建设,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良好的教学研究和学习环境。学院现有一个美术综合实验室,涵盖苹果电脑、pc电脑、以及摄影、雕塑、版画、陶艺、动漫等专业设施,正在建设一个省部共建数字媒体专业实验中心,建设有一个民族民间工艺校内实习基地和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拥有完备的图书资料,收藏图书资料1527册,专业期刊52种,影像资料152种,能充分保证学院的正常教学的需要,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学科点简介
(一)装饰与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公共建筑空间和居住建筑空间的设计风格及设计趋势,旨在培养掌握室内与装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室内装修、室内装饰陈设、家具设计及技术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园林与景观设计(与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共建)
美术学院:
本专业方向以艺术学、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理论为基础,旨在培养能够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室外空间环境创造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设计人员,主要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保护、旅游度假景点规划设计、民族特色村寨规划设计等,具备美学、设计、文化、历史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城规学院:
以园林美学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园林空间营造理论等为基础,充分依托本土艺术资源与特色园林资源,主要研究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工程与建筑设计、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民族传统村落与民居保护、户外游憩空间设计等。
(三)视觉传达与数字媒体艺术(与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公建院共建)
美术学院:
本专业方向以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理论为研究基础,旨在培养能运用新媒体等设计手段进行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动画、影像、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等方面的高素质、高技能艺术人才,并具有独立承担视觉传达和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及实践创作的研究能力。
文学院:
以传播学理论、影视美学理论、新媒体艺术理论为基础,借助实验室、传媒集团、广告公司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主要围绕影视艺术与设计、广告艺术与设计、新媒体艺术与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设计与呈现、艺术设计教学等领域展开研究和教学,旨在培养能够在新闻媒体、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高等学校等从事现代传媒艺术设计、管理、教学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地 址: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邮 编:427000
联系电话:0744-8229171 传 真:0744-8229171
联系人及电话:石雅云 18696683797 1837440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