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动态
国防科技大学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发表时间:2015-06-26 点击次数:2184
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共有四个院区,占地面积6200余亩。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也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学校从“哈军工”时期就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1985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
学校现有学科点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有2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个一级学科湖南省重点学科。在最近一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2012年)中,学校7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1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名,全部16个参评学科在军队院校同类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学校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为代表的高水平教员队伍。现有现有两院院士28人,博士生导师428人,硕士生导师1038人。取得了以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低速磁浮列车、高性能路由器、无人驾驶车等为代表的4000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7个军队重点实验室和一批整体水平跨入国内高校先进行列的公共教学实验室。图书馆各类藏书300多万册,中外文印刷型期刊5800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3万多种,在全军院校中率先实现了SCI、EI、ISTP三大系统的国际同步检索。校园网和园区网两套网络系统与国际互联网、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高速互连,为全校师生的学习、研究、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渠道。
学校从1997年起开始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迄今为止共招收工程硕士5000余名,公共管理硕士(MPA)1400余名。目前,已形成涵盖工程硕士、MPA两大类型,机械工程等11个工程领域,门类较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和军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І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工程硕士招生简介
一、招生计划
工程硕士招生计划170人。
二、报考条件
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报考集成电路工程、软件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限制,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结合集成电路工程或软件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考生本科毕业专业必须与报考的工程领域专业相同或相近。我校不接收地方和部队零散考生报考(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除外),不安排地方考生住宿。
三、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3日至7月11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招生单位及省级用户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admin.html),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2日至15日(具体时间请关注学校招生网站通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5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四、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第一阶段: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 Graduate Candidate Test,简称GCT),考试地点为网上报名时选择的城市。
第二阶段:专业课笔试和面试
全国联考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将该表与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及其复印件一并提交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处进行资格审查。我校将通过权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得参加第二阶段考试,责任由考生自负。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均在校内进行。
五、GCT考试内容及命题依据
GCT考试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英语运用能力测试,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45分钟。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六、录取工作
我校工程硕士的录取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和确定,我们将根据考生的GCT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及面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时,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录取人数,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10%。
七、培养过程
工程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除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采用“全脱产”的方式进行培养外,其他领域均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两部分,课程学习一般采用来校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发给全国统一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培养过程具体情况及培养经费请与相关承办学院联系。
八、招生专业领域及专业课考试参考书目
序号 |
工程领域名称 |
代码 |
专业课名称 |
参考书目 |
备注 |
1. |
机械工程 |
085201 |
机械制造工程学 |
《制造工程与原理》,冯之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
|
2. |
光学工程 |
085202 |
光电技术 |
《光电技术》(第二版),江文杰、曾学文、施建华,科学出版社,2009年 |
|
3. |
仪器仪表工程 |
085203 |
信号与系统 |
《信号与系统分析》,吴京等,国防科大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
|
4. |
材料工程 |
085204 |
固体推进剂 |
《固体推进剂性能及原理》,彭培根,内印教材 |
二门专业课任选一门 |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 | ||||
5. |
电子与通信工程 |
085208 |
信号与系统 |
《信号与系统分析》,吴京等,国防科大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
二门专业课任选一门 |
数字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吉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阎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 ||||
6. |
控制工程 |
085210 |
自动控制原理 |
《现代控制系统》,Richard C.Dorf等著、谢红卫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八版 或 《现代控制工程》,K.Ogata编、卢伯英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
|
7. |
计算机技术 |
085211 |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罗宇、邹鹏、吴刚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
二门专业课同时考核,各占50分 |
计算机原理 |
《计算机原理与设计》,王保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
8. |
交通运输工程 |
085222 |
载运工具原理及应用 |
《载运工具原理及应用》,鲁植雄,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
|
9. |
航天工程 |
085233 |
飞行力学基础 |
《远程火箭弹道学》,贾沛然等,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 |
二门专业课任选一门 |
理论力学 |
《理论力学教程》,孙世贤,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或 《理论力学》,国防科大出版社,第一版 | ||||
10. |
项目管理 |
085239 |
管理学 |
《现代管理学基础》,陈英武等,国防科大出版社,2007年 |
|
11. |
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 |
940100 |
C语言 |
不指定参考书目,大学本科“C语言程序设计”方面的通用教程均可 |
二门专业课同时考核,各占50分 |
计算机原理 |
《计算机原理与设计》,王保恒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
1、研究生院招生处 联系电话:0731-84572515 联系人:尹定丰
2、材料工程、航天工程领域
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3119 联系人:李人杰
3、机械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控制工程领域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3319 联系人:辛 华
4、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3419 联系人:王 阳
5、项目管理领域
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3530 联系人:江小平
6、计算机技术、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计算机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4694 联系人:钱程东
7、光学工程领域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3730 联系人:肖 楠
8、交通运输工程领域
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8019 联系人:张昆仑
ІІІ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公共管理硕士(MPA)招生简介
一、招生计划
100人
二、报考条件
1、
2、主要招收军队在职干部、政府公务员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三、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考生于6月23日至7月11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 http://www.chinadegrees.cn),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招生单位及省级用户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admin.html),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
考生于7月12日至15日(具体时间请关注学校招生网站通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到各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
考生可于10月15日后登录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四、考试方式
公共管理硕士入学考试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国联考
考试科目为二门:英语、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
我校将根据考生考试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合格分数线。
第二阶段:政治理论考试及面试
全国联考成绩发布后,达到我校复试要求的考生登录信息平台,下载本人《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填写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将该表与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及其复印件一并提交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处进行资格审查。我校将通过权威部门对考生的学历、学位证书进行认证,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不得参加第二阶段考试,责任由考生自负。
政治理论考试和面试在我校进行,政治理论考试主要是通过面试的方式进行。
五、联考科目考试大纲
英语:《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公共管理综合能力测试:《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版)
六、录取工作
我校公共管理硕士的录取工作由学校自行组织和确定,我们将根据考生的联考成绩及面试成绩,择优录取。
七、培养过程
学习年限一般为2.5~4年,采用“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两部分,课程学习一般采用来校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一般分为3个学期进行,每学期集中约6周授课)。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发给全国统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集中学习时,学院提供统一住宿。学费:37000元/全过程。
八、相关学院联系方式
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731-84573530 联系人:江小平。
网址:mpa.nudt.edu.cn Email: mpa@nudt.edu.cn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处 网址:http://yjszs.nudt.edu.cn
邮编:410073 电话:0731-84572515 E-mail:gfkdyzc@nud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