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级动态
博士基本学制延长利弊几何?
发表时间:2015-08-20 点击次数:1151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发布全面深化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若干要点,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从2016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习基本学制从3年延长至4年。
其实,延长博士基本学制,并非中国人民大学首创。早在2004年,北京大学硕士起点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就由原先的3年改为4年。近年来,也有多所高校探
那么,为何要延长博士学制?延长学制会带来哪些影响?如何理性看待博士生教育学制改革?
近六
何时毕业,一直都是一个让博士生头疼的话题。
据《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预
厦门大学自2014年起将博士生学制由3年延长为4年。该校对近5年的博士生毕业时间进行分析后发现,博士生在3年学制内准时毕业率偏低,按时毕业率不到40%。因此,3年的学习时间已明显不适合博士生培养,而博士生经过4年的学习后,毕业率基本上能达到合理水平。
除了厦门大学外,2007年,复旦大学
延长学制有赞成有反对
将博士生学制从3年改为4年的举措,得到不少博士生的支持,在他们看来,学制延长1年,意味着论文发表的周期也相应变长。
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浙江大学某理科专业博士在读的陈同学说,没有达到毕业标准是延期的主要原因:很多高校要求学生答辩前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比如浙大比较教育学专业,要求在学校规定的一级刊物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据悉,大部分高校
对于这些要求,学制变长,可以让博士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研究课题内容,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之前3年内完不成学习和研究任务的尴尬。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3年就已经够折磨了,还要加1年实在太痛苦!”“读完都老了啊,还要结婚生娃呢。”“如果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看,把30岁作为起点也许真的太迟。”以此来质疑学制改革拖长战线,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发展。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侯定凯指出,延长学制本身也许会造成导师资源的紧张:“对于导师来说,博士生学制为3年时,他同时需要指导3届学生,延长一年后,他就需要带4届学生。这增加了他的责任和压力。”
如
学制改革能否破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认为,学制改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本涛曾撰文建议,除了学制改革、明确年限之外,也要对博士生学习年限进行弹性化管理,兼顾不同学生特质、不同学科特色、不同院系文化而设置博士生学习年限的区间范围。对博士生学习年限的规定也应力戒“一刀切”,既要允许特别优秀、做出原创性成果的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学位,又要对超过基本学制的博士生进行适时监控,督促其在规定的最长年限范围内完成学业。
侯定凯认为,改革除了简单延长学制之外,还应整体重设培养计划。“如何利用好延长的这一年时间特别重要。事实上,如果不是整体上重新设计4年的培养计划,只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为他们的导师多做一年工,那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求在接受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时说:“提升国际性是学校4年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之一,目的是鼓励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