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件模板

省级动态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数学建模赛国家一等奖团队炼成记

发表时间:2017-02-28    点击次数:14

 

协同 坚持 创新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数学建模赛国家一等奖团队炼成记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团队

 

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之日,赵文玉、姜博宇、伍璇三人早早就坐在电脑前,等待着获奖名单公布。当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三人团名字赫然出现在“一等奖”之列时,三人百感交集,相拥而庆:从省赛到国赛,一百多个日子,大家一路走来,甘苦与共,克难攻坚,用汗水与智慧,孜孜以求地浇灌着共同的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荣耀绽放的时刻终于如期而至......

这已经是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参赛团队第三次获得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一等大奖了,究其缘由,绝非偶然, “协同、坚持、创新”就是对其最好的注脚。

 

齐心协力 各展所长

数学精微何处寻,纷纭世界建模型。描摹万象之神韵,识破玄机算古今。岂是空文无实效,能生妙策济苍生。经天纬地显身手,七十二行任纵横。这是著名数学大师李尚志对数学建模生动而精妙的概括。赵文玉、姜博宇、伍璇他们对这首诗不但耳熟能详,而且力求要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湖南省高校第二届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素不相识的他们不约而同地报了名。通过竞赛培训、上课,他们渐渐熟悉了起来。415日,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如期举行,而赵文玉、姜博宇、伍璇并不在同一支队伍中,他们各自忙着各自的建模、求解、验证、论文撰写。省赛结果揭晓,赵文玉的团队在省赛中成功获奖,但姜博宇和伍璇所在的团队却惨遭“滑铁卢”。

国赛的参赛原则是“优先省赛获奖选手参加,如人数不满,则可选择其他选手。”伍璇和姜博宇很想参加国赛,两人就相约找到大赛指导老师彭叶辉,希望他能收下他们作为国赛选手。恰好赵文玉的团队除了她,其他同伴都放弃了,机缘巧合,彭叶辉老师就让他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参赛团队。

团队合作和各施所长是制胜的不二法门。来自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姜博宇负责编程和计算结果,来自计算机学院的赵文玉和伍璇负责论文写作和画图。每当他们在练习中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大家就会分头行动,搜集资料,建模,一起讨论,汇总,最后以论文成果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并且收获很多。”赵文玉说道。有时在讨论交流过程中,虽然大家会有一些意见分歧,但会很快通过充分论证达成共识。辩论是备赛过程中的一种常态,也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和感情的升华。

 

坚持不懈 精益求精

数学建模有些是解决“马航落在了哪里”这类高大上的问题,也有些是应对“怎样更合理地建造桌椅”之类的生活现实问题,要求思维发散的维度特别大。省赛结束到国赛举行,期间有三个月的准备时间,他们仨不光是要把数学学精,还要了解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其挑战难度非同一般。

面对堆积如山的材料,他们一整天就待在办公室里埋头看书,专心研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圈出来,向肖艳清教授请教。肖教授常常写满一黑板的公式,来帮助他们详细分析解题思路和算法。老师的精心指导让负责编程的姜博宇有如醍醐灌顶,设计起来更是灵感频现,得心应手;在论文排版与画图上,肖教授更是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这里是主要观点,要加黑加粗;这个图上的线粗细不一,得改成一样;这里少了句号那里多了句号等等。修改虽然很麻烦,但多一分仔细就多一份保障。在肖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赵文玉和伍璇在论文编排与画图上也养成了“锱铢必较”的习惯。

整个暑假,三人都留在了学校,学习、钻研、实践,每天“教室、办公室、食堂,三点一线”,风雨无阻,孜孜不倦,仿佛又回到了考研的岁月......姜博宇每天要研读厚厚的笔记,试着用Matlab软件建模;赵文玉则认真分析和总结前几届大赛获奖论文的特点,将团队论文与其对照,汲取其“一目了然的排版,鞭辟入里的分析,逻辑通畅的行文”等优点,再反复修改、斟酌,扬长补短;伍璇每天与电脑为伴,忙着用模型画图,“从流程图到分析图,力求既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又体现整体的美观性。”

办公室里有一张折叠床,累了,大家就轮流休息,只有在去食堂的路上,才是大家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刻......

 

集思广益 灵活创新

国赛赛题发布那天,姜博宇、赵文玉、伍璇与指导老师彭叶辉一起商量选题。经过深思熟虑,他们选择了“基于无线通信基站的室内三维定位”问题。

厚积薄发,“见真章”的关键时刻到了,“剖析问题背景,领会其要义,于浩繁卷帙中查阅相关研究成果,用复杂的编程建立整套仿真算法模型,获得有效数据后撰写论文”成了此时大家的核心任务......

在仅仅四天半的时限里,他们要过“四关”,即解决四道难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第一道题就差点把他们难住。姜博宇尝试了两个模型,结果计算所得都不尽人意。在焦灼、迷茫、沮丧交织的时候,肖艳清教授及时的鼓励 “不要急,只要保证思路正确,方法肯定会有的”,犹如黑暗中的一道亮光,瞬间给了他信心和力量......在大量文献搜索与综合分析过程中,姜博宇终于找到了新的算法,通过仔细验证,得到了较理想的数据结果,第一道题的“瓶颈”算是被打破了。

在仅剩下一天半的时间,还有三道题未解,不过有了第一道题的突破,第二、三道题很快便迎刃而解了。但是在最后一题上又被“卡住”。大家都知道,最后一题是拉开差距的关键,于是 “头脑风暴法”成了他们的“杀手锏”,每个人经过充分酝酿与思考,都不遗余力地拿出了所有的想法与点子,通过集思广益、详细记录、辩证分析与论证,解题的思路终于实现了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大逆转,最佳答案终于“水落石出”。姜博宇回忆说:“第一天晚上我们基本确定了建模思路,中间两天就具体模型进行讨论,挑灯夜战到凌晨三四点。最后一夜要进行论文总结,直接就是通宵了。”伍璇也笑言:“之前学长说国赛都是要通宵的,我那时还不信,身体力行,才知其中不易。”

最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体力、脑力赛中,他们凭借创新的思路和完美的论文,笑到了最后。

 

 “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只要精诚合作、坚持不懈、善于创新,在数学建模这条道路上就能披荆斩棘,不断创造佳绩。”指导老师们如是说。(文/杨欢)

你可能感兴趣的

尾文件模板